诈骗行为被视为
犯罪活动之一,然而,根据相关法律
法规规定,若金额尚未达到
立案标准,则不构成
诈骗犯罪。
具体而言,
诈骗罪的数额立案标准应为超过人民币3000元。
当
诈骗金额介于人民币30,000元至500,000元之间时,应被视作
数额巨大。
然而,在特定情况下,诈骗所得财物并非必须追缴,例如,具有善意第三人身份的受害者获取了诈骗财物。
与此同时,针对诈骗公私财物的
犯罪行为,如果涉及到可观的金额且规模较大,将面临最高长达十年的
有期徒刑,以及罚款或财产没收等
刑罚。
诈骗罪构成组件包括四个方面:
1、客观方面:
要求犯罪
行为人实施了利用
欺诈手段,制造
虚假事实或隐瞒真实信息的行为;
2、主体方面:
罪犯一般为自然人;
3、主观心态:
患有恶意犯意;
4、
犯罪客体:
诈骗罪的客体本质上是对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进行侵害。
此外,按照
刑法规定,
诈骗罪的立案标准为达到人民币3000元以上,一旦数额足够大,就可以定罪
量刑,轻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拘役或者
管制,附带
罚金;
重者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附带罚款及罚金;
最严重则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
徒刑,同样附带罚款或财产没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
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
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
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
多次盗窃、
入户盗窃、携带
凶器盗窃、
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