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类
犯罪活动皆对社会
公共财产有权威之损害,而在其主观层面,亦均怀揣着以非法方式占有他人财产的直接意图。
然而,尽管二者具有相似之处,却仍存诸多显著差异:
1、侵害对象不尽相同:
敲诈勒索罪所涉及的不仅仅包括公私财物的所有权,更是对他人
人身权利乃至其他权益构成严重威胁;
2、具体行为表现形式存在差异:
诈骗罪在行动过程中,重点表现为
欺诈行为,即通过虚构事实和掩盖真实情况进行侵蚀;
相比之下,敲诈勒索罪则侧重于逼迫性行为,如威胁、恐吓等手段;
3、受害者交付财产的主观心理状态有所差异:
诈骗罪的受害者是在遭受欺骗之后的“自愿”做出财产交付;
反之,敲诈勒索罪的受害者却是因恐惧而“被迫”交出财产;
4、
立案标准具有差异:
诈骗罪的立案标准通常为:
金额达到人民币三千元以上;
巨额为人民币伍万元以上;
特大案件为人民币贰拾万元以上;
至于敲诈勒索罪,其立案标准则设定为:
金额低于人民币两千元以下;
金额超过人民币两万元以下;
5、
处罚措施亦有所差异: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诈骗罪的
量刑可能为
有期徒刑十年以上,甚至是无期
徒刑;
然而,对于敲诈勒索罪而言,其最高
刑罚仅为有期徒刑十年。《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
盗窃、诈骗、哄抢、抢夺、
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
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