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票据的定义,存在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的理解方式。
从广义上来讲,票据涵盖了各类具有价值证明性质的文件以及凭证,例如股票、企业债券、发票、
提单等等。
而如果限定于狭窄的范围内,我们所说的票据则主要由
汇票、银行
本票以及
支票组成,它们被视为由出票人签署并承诺在特定日期或指定的时间向收票人或是持有者无条件地支付一
定金额的
有价证券。
2.
诈骗罪,又称
盗窃罪或
欺诈罪,是一种以
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主要目的,通过
虚假陈述或隐匿真相来诱使受害者交付金额较大的公共或
私人财产的
犯罪行为。
这一犯罪行为对公民的私人
财产所有权构成了严重威胁。
其侵害的具体对象明确限定在国家、集体或个人的
财产权益领域,对于像金融机构的贷款这样的资产并不属于
欺诈行为所针对的范畴。
从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来看,诈骗罪通常是利用欺骗手段诱骗受害者付出一定的财产,具体来说,
行为人必须先采取欺骗手段,让受害者误以为受到了真实的信息或情况,然后在受害者做出财产交换决定后,趁机占有受害者的财产,最终导致受害者的
经济损失。
在此过程中,
犯罪嫌疑人必须是自然人,具备
刑事责任年龄及相关
民事权利的人才可能构成诈骗罪。
在
犯罪心理学角度来看,诈骗罪的主观动机通常表现为直接故意,即故意要占有所侵害财产的意图。《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法》第一百九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活动,
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
有期徒刑或者
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
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
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
没收财产:
(一)明知是伪造、
变造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
(二)明知是作废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
(三)冒用他人的汇票、本票、支票的;
(四)签发
空头支票或者与其预留印鉴不符的支票,骗取财物的;
(五)汇票、本票的出票人签发无资金
保证的汇票、本票或者在出票时作虚假记载,骗取财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