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
帮信罪的
法律追诉期限已过期,通常情况下,公安机构将不会继续追究其
刑事责任。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
刑法体系中,对于各类
犯罪均设定了各自的法律
追诉期限(追诉时限),但也存在少数特例情形。
例如,针对部分情节特别恶劣之犯罪案件,即便已经超出法律规定的追诉期限,仍有可能依法进行追究。
具体而言,若涉及法定最高刑期为无期
徒刑或
死刑之
犯罪行为,并且在二十年后被认定为必须追诉处理的,需经上报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核查后方能正式启动追诉程序。
对于帮信罪的
违法者,根据相关法律
法规规定,通常会被判处三年以下的
有期徒刑或是
拘役,并在此基础上附加
处罚金。
倘若单位同样触犯了此项罪行,除了需要向主管部门缴纳
罚金外,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
直接责任人亦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同时亦将面临罚款或单处罚金的惩罚。
另外,若上述
违法行为涉嫌其他犯罪行为,则将依据所构成之犯罪行为的轻重程度,按照处罚较重的相应规定判定最终的法律责任。
关于如何判断是否构成帮信罪,基本要素包括:
首先,
犯罪主体方面要求为一般主体;
其次,主观心态应为故意,即明确知晓自身正在协助他人实施信息
网络犯罪活动;
第三,犯罪行为侵犯到的客体主要是国家对正常信息网络环境的有效监管秩序。
而在客观方面,后端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等有关信息网络犯罪之辅助行为,且
情节严重的,通常就符合帮信罪的定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
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
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
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
犯罪嫌疑人、被告
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