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敲诈勒索罪确实可通过和解来解决争议
纠纷。
2、若
敲诈勒索总额较大,然而行为者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心生懊悔,愿意退还
赃款或进行
赔偿,同时满足以下任一情况的,则可视为
犯罪情节较为轻微,可能获得不
起诉或
缓刑,由相关部门依法给予
行政处罚:
首先,具有法定的从宽
处罚情节;
其次,未实际参与利益分配或所获
赃物相对较少且非主要
犯罪嫌疑人;
再者,
受害人表示理解和宽容;
最后,其他情节较为轻微、对社会危害程度较低的特殊情况。
3、敲诈勒索罪作为一项重要的
侵犯财产罪,其
犯罪对象主要针对的是公私财物。
部分学者对此持有不同看法,他们主张敲诈勒索罪的犯罪对象包含了自然人及其财产。
然而根据我国
刑法对于敲诈勒索罪客观要件的规定,敲诈勒索的对象应当仅限于
财产所有权,因此,其犯罪对象实际仅仅包含了公私财物,而并非涵盖了人类个体。
该
罪名所侵害的客体本质上是一个复杂的复合客体,不仅涉及到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受到侵犯,同时也可能危及到他人的
人身权利或其他合法权益。
这也是与
盗窃罪、
诈骗罪等
犯罪行为存在明显区别的显著特征之一。
4、敲诈勒索罪在犯罪主观方面,行为者通常采用恐吓、威胁、要挟等手段,强迫受害人被迫交出财物。
所谓的“恐吓”,实际上是以让受害人承担损失为要挟条件,以
警告的方式要求受害人将财产交付给行为者。《最高人
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
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
敲诈勒索
数额较大,
行为人认罪、悔罪,退赃、退赔,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
犯罪情节轻微,不起诉或者免予
刑事处罚,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一)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
(二)没有参与
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
主犯的;
(三)
被害人谅解的;
(四)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