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贷款诈骗行为,如若
担保人并无不当行为,便不应对此承担法律责任。
在
借贷关系中,若
主合同由于违反
欺诈行为而归于无效,那么作为附属的
担保合同通常情况下也将被认定为无效(除非其具有独立性的
担保条款)。
当主合同被判定无效从而造成
担保合同无效时,若担保人并无过错,则无需对该项
民事责任承担任何责任;
然而,如若担保人存在过错,那么其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部分,不得超过
债务人为清偿能力所限而无法偿还的那部分
债务总额的三分之一。
当担保人基于无效的担保合同向
债权人承担了相应的
赔偿责任之后,他们有权向
责任人进行追索。《
民法典》第三百八十八条
设立
担保物权,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订立担保合同。担保合同包括
抵押合同、
质押合同和其他具有担保功能的合同。担保合同是主
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
主债权债务
合同无效的,担保合同无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