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的
合同条款中,约定的
违约金比例为20%通常都会得到法律的认可与支持。
然而,当这个违约金比例与实际违约所产生的损失存在过大或者过小的差异时,法律一般并不予以默认。
按照相关规定,若
当事人在合同中所约定的
违约金额度低于实际产生的损失,人
民法院或者仲裁组织有权根据案件具体情况,根据当事人的申请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补充;
相反地,如果当事人在合同中所约定的违约金额度远远超过了实际产生的损失,人民法院或者仲裁组织同样有权利根据案件事实和相关法律
法规,对违约金的金额进行适当的削减。《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
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
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
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
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