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中止这个术语是用来描述一种特定情节,这就是行为者在已经着手进行
犯罪措施之后,又主动停止了相关活动,这就呈现出了一种犯罪中止的状态。
关于犯罪中止的定义及特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中止具有一定的时间性限制,换句话说它必须是在犯罪实质存在的阶段才会出现;
其次,中止特性的表现还包含了自主性这一方面,也就是说行为者必须是进行自我控制和自愿地选择放弃
犯罪行为或者是主动采取措施来保护自己避免受到犯罪后果的影响;
再者,中止的真实反映也很重要,就是我们必须得看到客观上确实存在着终止行动的事实;
最后,中止的价值体现在于它是否既有实际的效果。《
刑法》第二十四条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
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
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
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