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点,对于那些已经获得审判结果并判定有罪的罪犯,他们的
个人信息将会保留下来。
关于第二个问题,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是否会留下
案底取决于检察机关是否决定不
起诉。
如果检察机关决定不予起诉,那么便意味着
犯罪嫌疑人并不构成
犯罪行为,属于无罪状态。
在此种情况下,检察机关将没有理由对其提起
刑事诉讼,因此案件不会到达法院进行裁判,自然也不会产生
刑事判决,因此也就避免了案底的产生。
再者,所谓
帮信罪能否得到
缓刑的
处罚呢?从理论上讲,这种犯罪行为实际上有可能被缓刑。
然而,这个结论的成立前提仍旧依赖于案件的恶劣程度。
举例来说,如果该犯罪行为严重威胁到他人的生命或财产安全乃至影响到国家安全,那么缓刑的可能性就需要由法官根据具体情况来裁决;
其次,帮信罪获取缓刑的概率与其犯罪嫌疑人的认罪态度以及悔罪表现紧密关联。
只要犯罪嫌疑人能够积极诚恳地承认自己的罪行,表现出真实的悔罪意愿并且有
立功行为的出现,那么就很有可能得到来自法庭的缓刑判决。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虽然帮信罪通常只会被判处三年以下的
有期徒刑,但如果罪犯被宣告缓刑,而另有
附加刑罚的话,那这些附加
刑罚仍然必须执行。《
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
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
拘役,并处或者单处
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
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