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
民间借贷,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点重要事项:
首先,确保所签订的合同满足有效法律规定的必备先决条件;
其次,针对民间借贷这一类合同而言,需要明确
借款人必须具有完备的
民事行为能力,借款行为是经过双方充分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产生的,并且借款的目的或者用途必须是合法的,不能用于诸如贩卖毒品、参与赌博等
违法活动。
最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自然人之间的借款通常被认定为
实践性合同,也就是说,在签署
借款合同时,出借方应该已经实际地将借款支付给了借款人,并要求借款人开具相应的收款凭证。
为了
保证资金安全,建议采用银行转账方式进行款项交付。
另外,如果借款涉及到利息,那么在借款合同中必须明确加以注明,否则将会被视为无息贷款。《最高人
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6条规定: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
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
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