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人民币或其同等价值的贵重物品达到一千万元,已达到了数额特别庞大的范畴,根据中国相关法律规定,将被判处十年以上
有期徒刑乃至无期
徒刑。
然而,法官对于案件的处理,不仅会对
犯罪动机、主观恶意、社会影响程度进行深入考量,还会关注
犯罪行为者是否有
累犯纪录,是否存在
自首、
立功等可减轻罪责的情况,同时也会把
当事人认罪态度等因素纳入考虑范围。
而对于
被诈骗所得财务,应依法予以追缴,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如果该财物已经
由他人以善意且支付合理价格取得,则不应予以追偿。
在此基础之上,数额极其巨大或者存在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将面临最高可判处终身监禁和
罚金或抄收财产的严厉惩罚。
关于
诈骗罪的具体
构成要件,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1.诈骗罪侵害的法益乃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
2.诈骗罪的客观表现形式为采用欺骗手段,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从而夺取数量较大的公共或
私人财产;
3.诈骗罪的实施者通常为普通公民;
4.就诈骗罪的主观心理状态而言,应为明知故犯的故意。
至于
诈骗罪的立案标准,一般要求获得财产价值要在3000元以上方可判定为
数额较大,对应的判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拘役或
管制,外加罚款或单独
处罚金;
若数额更为巨大或存在其它较为严重情节的话,那么罪犯将会遭受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样伴随罚款或单独处罚金的处罚;
而在灾难性的后果发生时,即数额极其巨大并且存在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时候,罪犯将可能面临长达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以及罚款或
没收财产的惩罚。《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