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帮助信息网络活动罪”如何确定
涉案金额并作出相应判决的问题,主要可以采取两种方式:
1)
搜集证据以证实其行为违反法律
法规;
证据包括涉事者的
证言、电话录音、短信、电子邮件、社交媒体账号等真实可信的数据,以及可能存在的相关记录及文件等;
2)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判断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赫然发现,
犯罪嫌疑人涉嫌犯有“帮助信息信网络活动罪”时,通常会被判处三年以下
有期徒刑或
拘役,并处或单
处罚金。
若罪犯同时还触犯了其他
刑法条文所规定的
犯罪,则需按照刑法中
加重处罚力度的规定处理。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另一个重要话题——“帮助信息网络活动罪”是否可被判处
缓刑?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从理论层面来讲,“帮助信息网络活动罪”确实具备被判处缓刑的可能性。
然而具体到实际案例中,能否获得缓刑令牌取决于具体情况的严峻性。
换句话说,如果被告人的行为严重危及他人人身安全或者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那么缓刑判决就需要依靠法官的深入考虑。
其次,涉及到
帮信罪缓刑可能性的因素还包括犯罪嫌疑人的认罪态度及其愿意悔过自新的决心,倘若犯罪嫌疑人能够积极主动地承认自己的过错,表达深刻的忏悔之心,并且有
立功表现的话,那么缓刑的可能性相对较大。
此外,“帮助信息网络活动罪”的罚期一般都在三年以下,因此完全符合作出缓刑决定的条件。
当犯罪者被宣告缓刑后,即使被判决
附加刑,附加刑仍然必须执行。《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
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
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