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现行法律规定,因存在
欺诈而导致的金额在2000元人民币左右的情况下,尽管可以予以
立案调查,但是由于其普遍不构成
诈骗罪,因此不能对
犯罪嫌疑人施加
刑事责任的惩戒。
这是因为,我国对于诈骗罪的定罪
追责基准线设定在了3000元人民币以上。
具体来说,诈骗是指
行为人怀着
非法占有的意图,通过编造
虚假事实或者掩盖真实情况的方式,从他人手中获取到
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如果行为人所骗取的财物数额较大,即介于3000元至10000元之间的话,那么将会面临着三年以下
有期徒刑、
拘役或者
管制的
刑罚,同时还可能被判
处罚金。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诈骗罪的
犯罪对象并不仅仅局限于有形的实物物品,还包括无形的
财产权益以及其他形式的财产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
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
徒刑,并处罚金或者
没收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