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据法律规定,普通个体实施的诈骗行为所涉及到的财务金额需达到人民币3000元或以上方可启动
立案程序进行调查处理。
在特定情况下,虽然
诈骗金额尚未达到
犯罪程度的界定,但仍然存在明显的
欺诈行为,此种情况下,相关部门可依法对其采取
治安管理处罚措施。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
法规,对于任何形式的公然侵犯公私财物的行为,若情节尚未达到
刑事处罚的标准,则应处以十五天以下的
拘留或
警告,同时还可以单独或合并处以人民币二百元以下的罚款。
3、《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明确规定,任何形式的诈骗公私财物行为,若涉及到的财务金额达到一定规模,将面临三年以下
有期徒刑、
拘役或者
管制,并处或者单
处罚金;
若涉及到的财务金额极为庞大或者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
罚金;
若涉及到的财务金额极其巨大或者存在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
徒刑,并处罚金或者
没收财产。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
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