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砸别人车玻璃的情况,会受到何种
处罚以及可能的
拘留期限,这取决于案件的具体情况和定性。
首先,若因
寻衅滋事引发的相关行为被公安机关认定,那么最高惩罚可能为15日的
行政拘留,同时还要面临罚款金额不足1000元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若警方认定此行为为故意损毁公私财产,最重的惩罚同样为15日行政拘留,同时还存在罚款金额不足1000元的可能性。
其次,若
违法行为已经达到了
犯罪程度,那么这时
刑事拘留期通常不应超过14天,最长则不可超出37天。
我国法律规定,公安部门在
拘留结束后的三日内,应当向人民检察院提交审查批准意见。
在实际办案过程中,在特定情况下,人民警察提交审查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
犯罪嫌疑人作案频繁、团伙作案,甚至多起作案的情况,公安部门向人民检察院提交审查批准的时间还可以再延长到三十日。
对于已经确定构成犯罪的情况,司法机构将依法行使严肃的
刑事责任,而具体是否涉及犯罪问题,需要根据案情来决定。
虽然主动修复受损车辆、且
赔偿了
被害人损失的行为,在法律上会得到减轻处理的优待,但是这并不代表不必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比如,若故意损毁他人财物价值达到人民币5000元以上,即可被确认为犯有
故意毁坏财物罪。
在此
罪名的审判标准中,蓄意毁坏公私财产的
涉案金额须达到5000元或以上,并且存在以下任一情况,即应依法进行
立案侦查:
a)造成的公私
财产损失大于等于人民币5000元;
b)已实施过三次毁坏公私财产的行为;
c)纠集人数在三人以上公然破坏公私财产的活动;
d)其他严重情节。
而该罪的具体构成要素包括:
(1)客体要求该罪侵犯的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2)客观方面,其行为方式主要表现为具有毁灭性或破坏性的公私财产执行更大数量或有其他严苛的情节;
(3)主体特征,本罪的涉案人物是一般大众,只要能够达到
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有可能成为此罪名的
犯罪主体;
(4)犯罪心理方面,本罪的
归责心理以存在故意为主导。
犯罪者的
犯罪目的并非为了非法获取财务,而是为了直接损毁财物。《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
结伙斗殴的;
(二)追逐、拦截他人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寻衅滋事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
公安机关对
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
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
流窜作案、
多次作案、
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
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
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
取保候审、
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
监视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