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若某人被指控犯下
盗窃罪,那么这意味着这个人可能存在着以
非法占有的目的进行活动,
数额较大或者多次实施
盗窃、
入户盗窃、携带
凶器盗窃以及在公共场合
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然而,仅仅因为个人被怀疑涉及盗窃罪并不代表他真的做错事情,因为是否构成
犯罪必须经过人民有权威的司法机构进行判决并确认。
2、当
犯罪行为已经被涉及到并且警方
立案之后,通常情况下此类案件是无法
撤案的。
在
民事纠纷中,
当事人可以自行决定
撤诉,但是
刑事案件的立案表明了
犯罪事实已经成立,因此对于这类案件来说,撤案是不被允许的。
针对刑事案件的受害者,通常由检察院作为原告提出
诉讼请求。
值得注意的是,盗窃罪作为一种严重的
刑事犯罪,此类案件只能完成最终的审判工作,即由法院宣布
罪名是否成立,成立则将被定罪并判处
刑罚,甚至可能会出现
缓期执行或免于
处罚的情况;
如果罪名不成立,那么嫌疑人将会被判
无罪释放。
根据我国《
刑事诉讼法》的相关条款,以下几种情况之下,犯罪行为是不用再追究的:
(1)情节显著轻微且实际上对社会影响较小,不会被认定为犯罪;
(2)犯罪行为已经超过法定的
追诉时效;
(3)经国家特赦令免除了应受的
刑事惩罚;
(4)犯罪行为依照法律规定仅需告知才可处理,但是未有人提出告知或者告知被撤回。《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
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
有期徒刑、
拘役或者
管制,并处或者单处
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
徒刑,并处罚金或者
没收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