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因涉嫌
欺诈引发
刑事罪名的罪犯所应该承担
犯罪责任和受到
刑罚处罚的相关规定,已经全部完整地包含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中。
其中,对于定罪
量刑的重要依据就是诈骗事件涉及的金额总数。
诈骗行为总共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量刑档次,这三种不同的情况,需要根据每起诈骗事件实际涉及的金额总数来判定犯罪者该如何适应其相应的
刑罚。
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情况进行审判:
第一,如果诈骗公私财物价值在三千元至一万元之间,那么就属于诈骗
数额较大的范畴,对于该类情形,大多会给予犯罪分子三年以下
有期徒刑、
拘役或者
管制的
处罚;
第二,诈金额达到或超过三万元以及未满十万元的,属于经济诈骗数额较为巨大的情况,将面临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惩罚之外,还需要同时承担
罚金;
第三,当
诈骗金额达到五十万元及以上时,属于经济诈骗数额绝对巨大的类型,这将导致犯罪分子将会接受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终身监禁,同时也需要承担罚金或者
没收财产等
附加刑罚。《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
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