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相关法律
法规,诈骗公私财物价值在人民币3000元至10000元之间被视为
数额较大的范畴,30000元至100000元之间则视为
数额巨大的标准,而一旦
涉案金额高达50万元及以上,便可谓之数额特别重大。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网络诈骗如果涉及到的
财产损失达到了20万元,也将被归入数额巨大的那一类。
这一类诈骗主要是指那些以
非法占有所害人为核心目的,通过编造
虚假的事情或遮掩真相来骗取较大公私财物的行为。
任何
犯罪都需满足以下几个必要条件才能成立:
首先,
构成要件的对应性,即
犯罪构成要件必须与我国
刑法规定同步;
其次,其行为必须违背了相应的法律规范,牵扯到
刑事犯罪则必须同时具备
违法和不道德性;
最后,
犯罪行为的实施者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具备相应的
刑事责任能力。
我们明白,
诈骗罪所针对的客体多数集中在公私财务的所有权方面;
客观上,诈骗罪主要是采用欺骗等手段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从
犯罪主体的角度来看,本罪的主体通常是一般民众,只要符合法定
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都可以成为犯罪行为的发起人;
在主观层面上,诈骗罪往往表现出明显的随意性,并且这些行为的根本目的往往都是为了非法获取他人的公私财物。
最后,我们提醒大家,涉及到网络诈骗且金额在20万元以上的案件,可能会导致
当事人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有期徒刑以及一定的
罚金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拘役或者
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
徒刑,并处罚金或者
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