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选择诉诸法律途径径直提
起诉讼,或者在完成
工伤认证之后与企业主进行索偿过程。
首先,必须明确知晓用工性质,也就是判断双方之间是否属于劳务合作关系还是劳资关系,因为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关系所适用的
赔偿程序及具体数额截然不同。
若双方处于劳务合作关系中,针对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无法达成共识的事宜,可以直接启动司法
诉讼程序。
然而,倘若双方存在劳资关系,则此类状况应归类为
工伤事故。
在此情况下,必须首先执行工伤报告程序,接着开展工伤认证工作,最终根据伤势程度评定
伤残等级。《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
职业病防治
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
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
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
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
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