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誉侵权行为认定标准如下:
首先,必须要证明
行为人确实做出了对受害者名誉带来负面影响并导致其社会声誉受损的行为;
其次,这种行为应该是具有法律危害性的,针对的是特定的
名誉权受保护之人或者事物;
第三,应当能够证明损害行为与相应的损害结果之间存在着明确的因果联系;
同时,当损害行为中包含
侮辱或诽谤等言语表述时,很可能就构成了名誉
侵权行为;
最后,如果行为人在实施过程中有明示或暗示的恶意意图,更能确定他们的过错所在。《
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
侵害自然人
人身权益造成严重
精神损害的,被
侵权人有权请求
精神损害赔偿。
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