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出台的《
民法典》明确规定,
合同无效情形下,
违约金并不会因此而丧失其有效性,仅仅在特定情况下会受到限制。
按照法律规定,若
民事法律行为仅存在部分无效,而并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则其余部分仍应继续保持有效。
此外,即使合同未能发生生效、被判定为无效、被解除或终止等变动,但其中涉及到解决争议方式的条款同样会维持原有的
法律效力。
因此,当合同因一方之过失而无效时,该方仍需负起相应的
违约责任。《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六条
民事法律行为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第五百零七条
合同不生效、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的,不影响合同中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