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简单地将拒绝对理赔视为
欺诈行为,实际上,如果存在诸如故意捏造
虚假的保险标的、蓄意编制不实的事故原因或扩大
损失程度、编造从未实际发生过的
保险事故等欺诈行为,那么该种情况下可能构成的是
保险诈骗罪。
根据法律规定,以下几种行为将会导致构成保险诈骗罪:明知故犯地虚拟保险标的;精心炮制与事实相悖的保险事故原由;夸大实际损失,使得相关损失程度失真;故意制造出根本就未发生过的保险事故;蓄意引发
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以及故意导致
被保险人死亡、残疾或患病等严重后果。
《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
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
有期徒刑、
拘役或者
管制,并处或者单
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
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
徒刑,并处罚金或者
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最高人
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
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