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涉及到如下情形时,通常可以将其视为诈骗行径:
1、通过捏造或冒用合法机构的名称以及虚构他人身份与受害者签署各类协议或合同;
2、利用假冒或
伪造的资料及
所有权证书等手段欺骗他人提供财产为自己作
担保;
3、如自身的履约能力不足,却意图通过
虚假的小额交易使受害者对其实力产生错
误判断,继而诱导对方签署规模更为庞大的协议或合同;
4、在获得受害者财产之后,违背承诺,不按照约定
履行义务;
5、采用其他手法,如
欺诈、
盗窃等方式获取他人财产并擅自
非法占有的行为。无论是个人单独行动还是由单位或组织集体策划,只要诈骗所得财产达到一
定金额,便会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我国
刑法明文规定了对于诈骗行为的惩戒措施,若涉及诈骗
公共财产或
个人财产且
数额较大,则可能面临三年以下
有期徒刑或
拘役,同时需承担
罚金的
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
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
徒刑,并处罚金或者
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