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索取
侵权者的
赔偿款额问题,倘若其金额远超过自身实际遭遇的损失,即构成
敲诈勒索罪。
然而,在合乎法律规定且无恶意敲诈的前提下,即使索赔额偏高亦不视为
违法行为。赔偿款应当依据
医疗费用、
精神损害赔偿、休养期内的薪酬待遇以及因休养导致的
经济损失等因素来综合考虑。而涉及到
伤残赔偿金或
死亡赔偿金的部分,可参照受害者所在地或长期居住地的相关标准予以计算。
如若索赔额过高,便有可能触及敲诈勒索罪的红线,面临被依法追究
刑事责任的风险。
2、需要明确的是,并非所有实施
敲诈勒索行为的人都必然会被判定为罪犯。只有当敲诈勒索的金额达到一定程度,或者是多次实施此类行为,才会构成
犯罪。而
数额巨大或者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则属于本罪的加重情节。
其中,“
情节严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敲诈勒索罪的惯犯;敲诈勒索罪的
连续犯;明知他人
犯罪事实却不予揭露,反而借此机会进行敲诈勒索的;趁人之危进行敲诈勒索的;假扮成
国家公务人员进行敲诈勒索的;敲诈勒索公私财产数额巨大的;敲诈勒索手段极其恶劣,致使受害者精神失常、自杀或产生其他严重后果的;等等。
3、在敲诈勒索过程中,采用威胁或要挟的方式获取财物,其行为与他人交付财物之间,可以呈现出三种不同的形态:
(1)
行为人要求受害者必须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付财物,否则将会在未来某个时刻将其威胁的内容付诸实践。
(2)行为人当面以立即实施
暴力相威胁,要求受害者承诺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交付财物。
(3)行为人以将来将对受害者实施侵害行为相威胁,要求其当场交付财物。由此可见,对于敲诈勒索罪而言,行为人绝不可能通过当场实现威胁的内容来恐吓受害者,从而
非法占有他人财物,这正是本罪与
抢劫罪之间的显著区别所在。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实施敲诈勒索行为的人都必然会被判定为罪犯。只有当敲诈勒索的金额达到一定程度,或者是多次实施此类行为,才会构成犯罪。而一旦
罪名成立,实施了敲诈勒索行为的公民,无疑是有可能会被法院判处
刑事处罚的,当然也存在被
免除刑事处罚的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公私财物,
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
有期徒刑、
拘役或者
管制,并处或者单
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
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