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遇到雇主
拖欠薪资的问题时,为维护自身权益,
劳动者必须首先尝试与雇主进行友好协商处理。
若未能达成满意协议,可考虑采用如下法律手段予以解决:(1)向所在地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进行投诉举报;
(2)向当地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须特别注意的是,
当事人需于
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
仲裁委员会递交书面申请书;
(3)通过司法程序解决此纷争,其中又包括以下三种选择:第一,对于
劳动纠纷案件来说,若经劳动仲裁后双方任一方对裁决结果持有异议者,可向上诉法院提
起诉讼;
其次,若经过仲裁最终达成共识且结果生效后,若雇主未按裁定
履行义务,劳动者有权请求法院强制其执行;
最后,若劳动争议涉及到劳务
欠款等事宜,申请人亦可直接向法院提起
民事诉讼程序。综上所述,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进行投诉举报无疑是最具效用的解决方案之一。
《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九条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
劳动报酬,或者拖欠
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
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
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七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
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调查,应当自
立案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情况复杂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个工作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
劳动法》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
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
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
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
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
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