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夺罪之既遂标准并非完全受制于涉案价值金额的多少,然而,案件的
涉案金额大小无疑将对
量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在我国现行的
刑事法律体系下,抢夺罪的成立条件主要取决于
行为人是否实施了公开夺取他人财物的行为,而非具体的涉案金额。
然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的相关规定,仅当抢夺行为涉及到的数额达到一定程度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时,才能被认定为
犯罪。因此,尽管并未设定明确的数额门槛,但涉案金额的大小仍是判断抢夺罪是否构成既遂的一项关键性因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
抢夺公私财物,
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
有期徒刑、
拘役或者
管制,并处或者单
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
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
徒刑,并处罚金或者
没收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