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历中关于时间的不准确记录,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能被确认为是故意
伪造或者篡改的病历形式。即使存在出入较大的时间记录,例如出院日期、手术举行时刻、麻醉进行时长以及其他医疗措施实施时间等,但往往会有其他的相关记录来印证实际发生的时间,这并不符合人们常规理解中所谓刻意弄虚作假的情形。如果
医疗机构有意作假的可能性存在,合理推断应该是对所有与时间相关的病历记录进行更正,以确保记录内容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同时,针对上述问题,一旦患者一方提出质疑,医疗机构往往会在法庭上直接承认对方所陈述的事实,因此这类病历中的瑕疵,一般来说并不能作为判定医疗机构故意伪造或篡改病历的有力
证据。
2.时间记录的准确性对于医疗行为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将其视为医疗机构故意伪造或篡改病历的表现。具体而言,如果相关时间记录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医疗行为是否适当的判断,而医疗机构对此予以否定,并且经过进一步调查证实了患者一方的异议,那么就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全面分析和评估这些记录是否足以构成医疗机构故意伪造或篡改病历的证据。
3.对于时间记录上的争议,其中部分可能源于主观判断上的差异,因此也不能简单地将其作为医疗机构行为不当的依据。例如,手术时间的长短问题、相关症状出现的时间问题等,原告提出的异议都很难被认定为被告的行为存在不当之处。
然而,对于违反病历书写规范的行为,可以作为医疗机构在书写病历过程中行为不当的证据材料,但要确定是否达到了证明医疗机构故意伪造或篡改病历行为的程度,还需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量。
《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
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