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若罪犯不是
累犯且表现良好,自觉遵守狱中规定,积极参加教育改造项目,并在悔过态度上得到明显改善,不再存在再次
违法犯罪的可能性,那么经过相应部门的核准,便有机会获得
假释。
然而,对于那些因故意杀人、强奸、
抢劫、
绑架、
纵火、爆炸、投入危险物品或参与有组织的
暴力犯罪而被判处十年以上
有期徒刑或无期
徒刑的罪犯,他们将不得给予假释。
2、假释的申请要求通常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首先,适用假释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其次,关于适用假释的刑期条件。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需要执行原
判刑期的二分之一以上,而对于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而言,则需实际执行至少10年,方可适用于假释等相关制度。
3、
敲诈勒索罪的
法律定义为以
非法占有为目的,对
受害人施加威胁或恐吓,通过强行索取他人的非
公共财产来获利。
敲诈勒索罪的最低
立案追究金额规定为二千元人民币,对于个体公民而言,即便被勒索的款项并未超出此标准,亦可选择向公安机关
报案。
负责接手
报警事项的公安机关工作人员会进行深入调查核实,并确认被
敲诈勒索的实际累计金额是否达到了二千元以上的
立案标准。
《
刑法》第八十一条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
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
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