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不幸遭遇了
交通事故并因此遭受损害,如果您因伤势所迫无法准时出席工作或无法全职投入工作的话,我们可向
侵权人提出索赔请求,其中涉及到了一项重要内容——
误工费。
不论
当事人住院与否,或是病愈后所需修养时长,都有权获得相应的误工费用补偿。
误工费依照
受害人的误工时长与收入状况予以确定。
关于误工时长,当事人可以从就诊的医院获取相关证明文件来确认。
至于误工费的计算方法,将依据患者有无稳定收入分为两个不同层次进行划分。
如若受害人为拥有固定收入的人士,误工费将以其实际减少的收入为计算标准。
但若受害人没有固定收入,便会按照其过去三年内的平均收入作为基准;
若受害人无法提供
证据证明自己过去三年来的平均收入水平,便可以参考受诉地同一领域或相似行业的去年职工平均
工资数据进行估算。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们此处所谓的“固定收入”,主要涵盖了政府部门、企业、社团中那些原本应享有定期薪资待遇,然而由于
医疗事故原因就医导致无法正常工作进而失去的工资;
以及诸如奖金、津贴、特殊岗位补助等合法所得。
这部分收入通常由用人单位开具的收入证明及工资报表予以证实。
至于“无固定收入”的人群,包括两大部分:
一类是涉足农业、林业、牧业以及渔业生产的农村村民;
另一类便是拥有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其他凭证证明的
劳动者,他们在医疗事故发生前从事过某种劳动,且这些劳动所得足够维持他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其中也包括
承包经营者、城乡个体工商户、零散工、短期工、
临时工、家庭劳动力服务人员等各类群体。
对于此类人,同样采用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作为参照标准。
《最高人
民法院关于审理
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
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
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
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
工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