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
刑法的相关规定,对于
抢劫行为并未设定明确的
犯罪金额限定要求。然而,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任何以
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主要目的,采取
暴力手段、恐吓威胁或是其他不法方式,从而剥夺社会大众
私人财产的行为,皆可被视为
抢劫罪行。尽管现行法律对抢劫罪本身并无严格的金额限制,但在对
犯罪嫌疑人做出
量刑评估及判决的过程中,有关抢劫犯罪所导致损失财产的大小,将会作为一项重要的考量因素。具体而言,若犯罪分子通过抢劫行为获取的财产价值超过两千元人民币,那么其
基准刑期将有可能被延长六个月;而每增加一千五百元的
财产损失,基准刑期亦会随之增长六个月。此外,倘若犯罪分子通过抢劫行为获得的财产价值极为庞大,超过一万元人民币以上,那么每增加五万元的财产损失,基准刑期便会相应地增加一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
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有期徒刑,并
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
徒刑或者
死刑,并处
罚金或者
没收财产:
(一)
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
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