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您对职务调动问题持反对意见,完全可以依法启动
劳动仲裁程序。
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1.公司在实施任何涉及职务变动的决定之前,必须事先与员工进行充分沟通,如若仅凭公司单方面意志擅自作出的岗位调整决定并不具有
法律效力,员工可依据此规定寻求劳动仲裁;
2.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的明确条款,当劳动权益受到侵害时,雇员不仅可以自行与雇主交涉,同时还享有请求工会协助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共同协商以达成和解的权利。
通过上述途径仍无法解决矛盾冲突的
当事人,可以进一步向调解组织提出调解申请;
3.对于调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障碍,同样可以向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处理请求;即使对
仲裁结果持有异议,也可以选择向人
民法院提
起诉讼。
4.从法律层面讲,
劳动者在遭遇到岗位调整且个人意见无法得到满足的状况时,自然有资格
申请劳动仲裁,从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5.在确证雇员无法胜任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公司有权对员工岗位进行调整。
然而,基于公司需承担的
举证责任,其必须在
解除劳动合同时证明这一事实。
若雇员坚决抵制调整岗位的提议并最终被公司以不能胜任工作为由予以辞退,那么这种做法将被视为合法解除,只不过在此情况下,公司还必须按照相关法律
法规规定支付相应
经济赔偿金。
关于经济赔偿金的构成,其计算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1.经济赔偿金的计算方式是结合雇员在现有的
劳动合同期内工作的时间长度,每满一年就对应支付一个月的
工资标准;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部分,则算作一整年来计算;
2.而半年以下未满六个月的时间段,则要按半个月的工资标准给予补偿;
3.雇员每月的薪资若超出了所在市政府公布的该地区上一年度职工平均月收入的三倍,那在给其支付经济赔偿金时,标准则依照三倍职工平均月薪的数额执行,但上限不得超过十二年;
4.“
月工资”指的是雇员在
解约或
终止劳动合同时的前十二个月的平均薪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
【劳动合同的变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
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
书面形式。
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的计算】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
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
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