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
行为人构成
故意伤害罪,除了需要承担
刑事责任外,还必须承担相应的
民事赔偿责任。这意味着,
犯罪行为所导致的
被害人身体损害,其对应的
医疗费、
护理费、
交通费等为了进行治疗和康复而支付的合理费用,以及由于
误工所导致的
经济损失,都应由行为人负责予以补偿或
赔偿。
在针对伴随的
民事诉讼作出判决时,法院应当依据犯罪行为所造成的实际物质损失,并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来确定被告人应当承担的
赔偿金额。如果犯罪行为给被害人带来了
人身损害,那么行为人就应该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用于治疗和康复的合理费用,以及由于误工而减少的收入。如果被害人因此致残,行为人还需赔偿残疾生活辅助费等相关费用;若是被害人不幸离世,行为人则须赔偿
丧葬费等相关费用。
《
刑法》第三十六条
【赔偿经济损失与民事优先原则】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
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
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
承担民事
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
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处
没收财产的,应当先承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
第三十七条
【非
刑罚性处置措施】对于
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
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
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