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
法规,对于未满14周岁的少年实施
盗窃行为,尚不足以构成
犯罪,因此他们需要承担相应的治安
行政责任。
然而,由于这些少年属于
未成年人范畴,所以在处理过程中,可以考虑免除相关
处罚,主要采取批评教育的方式来引导他们改正错误。
具体来说,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对于年龄未满16周岁的
行为人,如果其所犯下的罪行不涉及到
刑事处罚,那么应该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
法定监护人对其实施管教,并且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依法对其实施矫治教育。
但是,如果确实存在必要追究其
刑事责任的情形,则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首先,行为人实施了
数额较大或者巨大的盗窃行为,并且还伴有其他严重情节;
其次,该行为已经引发了
家庭成员以及亲属的强烈愤慨,并提出了追究刑事责任的请求;
再次,行为人实施了
多次盗窃家庭亲属财产的行为,经过教育后仍然屡教不改,导致家庭成员及亲属感到极度不安;
最后,行为人实施了盗窃无生活来源的亲属财产的行为,从而导致受害者生活陷入困境,或者产生了其他严重后果;
此外,行为人实施了
数额特别巨大的盗窃行为,并且挥霍浪费,使得
赃款无法追回,给家庭成员和亲属带来了重大
经济损失;
最后,行为人的主观恶意极深,多次在社会上实施盗窃行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盗窃数额较小,随后转向盗窃家庭亲属财产;
或者由于盗窃行为导致家庭成员和亲属之间的关系恶化,以及其他严重后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二条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
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
减轻处罚;
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
监护人严加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