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刑事诉讼程序中,关于
诈骗罪的
犯罪行为,如果该案已达到法定
立案标准,且司法机关已经正式受理,则显然无法撤销控告。
然而,举凡涉及到民事案件,只要在法院提
起诉讼之后,作为原告的主体有权自主选择撤回
诉讼请求。
值得注意的是,原告在行使
处分权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
法规所设定的限制条件。
若原告提出的
撤诉申请得到了法院的确认,那么法院将对该申请进行
合法性的审查,当申请符合法定条件时,会作出裁定批准撤诉,在此情况下,审判程序即告结束。
反之,若是申请未得到法院允许,也将以裁定形式通知
当事人。
对于具有
非法侵占他人财产意图的诈骗罪犯,若使用
欺诈手段进行
非法集资活动,且
涉案金额达到了法定标准,将会面临三至七年不等的监禁,同时还需支付相应的
罚金。
而针对那些涉案金额巨大或呈现出其他恶劣情节的
犯罪者,他们将面临七年及以上的
有期徒刑甚至无期
徒刑,也要承担相应的罚金或者被
没收财产的责任。
倘若单位组织实施了上述行为,那么将对这个单位处以罚款,并对其主要负责人以及其他负有
直接责任的员工按照同样的规定进行
处罚。
在
刑法体系中,专门针对诈骗公私财物这一犯罪行为做出了以下规定:
若金额较小,犯罪者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拘役或者
管制,同时还将面临罚款;
倘若是金额巨大或者有着更为严重情节的犯罪行为,对应的
刑罚会升级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同时也需要负担罚金;
而对于那些情节尤其恶劣或者十分严重的案件,罪犯将会被
判刑十年乃至无期,同时将对他们再次课以罚金或没收部分财产。
上述各项条款在法律体系中均有明确规定,应依此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
以
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
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
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