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敲诈勒索罪及其未遂形态,根据我国相关法律
法规规定,
敲诈勒索行为若以
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主观意图,通过对受害者施加恐吓、威胁或恫吓等手段,非法攫取他人财产者,需要承担相应的
刑事责任。
对于敲诈勒索罪的
犯罪金额,我国也做出了详细规定。
具体来说,敲诈勒索行为导致公共或
私人财产损失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将构成“
数额较大”;
若超过3万元至10万元,其所涉及的金额则上升至“
数额巨大”;
当
财产损失达到30万元至50万元时,则必须按照“
数额特别巨大”来判定
刑罚。
此外,对于多次施行敲诈勒索行为的判断标准为“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该行为累计达到了三次以上”。
针对敲诈勒索公私财物的情况,若
涉案金额较大或者存在多次敲诈勒索的,被告人将会接受三年以下的
有期徒刑、
拘役或
管制惩罚,同时还需依法缴纳
罚金。
若
犯罪情节严重,敲诈金额巨大或者存在其他恶劣情节,
处罚标准将升至三年以上,直至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且仍需缴纳罚金。
而当犯罪侵害程度达到最高级别——即大量
抢劫公共或私人财产造成重大危害,处罚标准将升至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且仍需缴纳罚金。
实施犯罪过程中,如果因为非自愿因素的干扰,犯罪未能成功完成,这种情况称之为
犯罪未遂。
对于这类未遂案件,司法机关通常会故意从宽或减轻其处罚,但具体措施将参照完成犯罪的行为标准进行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二十三条
已经着手
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
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
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