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无论是严重的还是轻微的
交通事故,均由交警部门承担起接案以及事件处理的重任。通常情况下,所有的交通事故皆缘于交通
违规行为所引发。待接到
报警后,交警部门会立即赶赴事发现场进行详细勘察、提取相关
物证,依照
法规确认事故责任及处理相关
交通违法行为。若肇事者需承担
刑事责任,待交警刑侦工作结束后,将
案件移交至检察院进行
审查起诉,由检察院代表国家作为
公诉人出庭向法庭揭露
犯罪事实。在这过程中,交警所作的现场勘验笔录、案件
认定书等材料皆可充当控方的有力
证据。倘若无需对肇事者
追责,则在交警完成现场处置工作后,根据法律规定判定事故双方的具体责任并对相关
违法行为作出相应
处罚,此即为交警职责所在。
至于事故给受害方带来的
财产损失,他们有权向交警部门申请调解
纠纷。若调解失败或达成调解却未得到有效执行,
当事人可直接向法院提
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
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
有期徒刑或者
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
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
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最高人
民法院关于审理
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
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
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
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
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
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
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
驾驶机动车辆的;
(二)无驾驶资格驾驶
机动车辆的;
(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四)明知是
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五)
严重超载驾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