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涉嫌盗取他人财产价值两万元,若能获得受害者的谅解书,则可在
量刑时酌情考虑予以减轻或从轻处理。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
法规规定,
盗窃金额达到两万元以上便构成了
犯罪事实,属
数额较大范畴,应接受相应的审判惩罚。一般情况下,可能会受到三年以下
有期徒刑、
拘役或
管制的严厉惩处,同时还需承担
罚金责任。
至于
刑事谅解书,主要是
刑事案件中的
受害人和疑犯(及其
家属)之间就该案最终结果进行和解,并由受害人方面向司法机关提交的具有法定效力的法律文书。通常情况下,这类谅解书应当在检察机构提出
公诉直至庭审质证等多个阶段完成,其发挥的作用在于能够在
刑法中为嫌疑人家属获得轻微的
从轻处罚机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
多次盗窃、
入户盗窃、携带
凶器盗窃、
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
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
徒刑,并处罚金或者
没收财产。”
《最高人
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
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规定:“下列公诉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
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
当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
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
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
刑罚的;
(二)除
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过失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
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