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帮助与诈骗行为主体之间并不存在明确和直接的主观勾结情况下,仍有可能被判定为
帮信罪。
2. 如果没有确凿
证据证明帮助者与诈骗者之间存在意图上的勾连,或者
行为人为
间接故意状态,同样也可以构成帮信罪。
3. 若是
事实证明帮助行为人和诈骗行为人都曾于事发之前或过程之中进行过预谋和策划,那么就可以判定为
诈骗罪。
然而,若在事件发生之后提供帮助,那么就可能会被认定为掩饰、隐瞒
犯罪所得或包庇等其他相关
罪名。
《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
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
有期徒刑、
拘役或者
管制,并处或者单
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
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
徒刑,并处罚金或者
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