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盗窃罪的庭审过程,在审判长宣布开始之后,书记员会负责详细记录庭审中的各个环节和细节,包括双方进行辩论的环节等等。
2、在接到
公诉人提出的
诉讼请求之后,人
民法院将会对相关案件展开全面细致的审查工作。如果在
起诉书中明确指出了被指控的
犯罪事实,那么法院就应该决定启动
庭审程序。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达到一定程度的,或者实施了
多次盗窃、
入户盗窃、携带
凶器盗窃、
扒窃行为的,将面临三年以下
有期徒刑、
拘役或者
管制,同时还可能被判
处罚金。
具体来说,个人盗窃公私财物的“
数额较大”,其起始金额为人民币一千元至三千元之间;而“
数额巨大”则是指三万元至十万元之间;
至于“
数额特别巨大”,则是指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之间。这些情况下,被告人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
刑罚,并且可能被判处
罚金或
没收财产。
此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有权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社会治安状况,参考上述标准,制定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数额标准,并向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报告备案。
《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
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七条
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确定
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及其
辩护人。
在开庭以前,
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公诉人、
当事人和辩护人、
诉讼代理人,对回避、出庭
证人名单、
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
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日期后,应当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
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
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三日以前送达。
公开审判的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
开庭时间和地点。
上述活动情形应当写入笔录,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