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诱导他人赠送虚拟礼物是否构成
诈骗罪的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主要可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如果涉及刷礼物的行为者是具备完全
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出于自愿而进行充值,那么这样的行为法律对此没有明确规定为犯法行为;再者,如果通过诱导未成年未满八岁的儿童进行打赏,
情节严重时,甚至可能会转化为诈骗罪。然而,这种未经许可的行为如果存在欺骗性质,也就是主播采取虚构事实或掩盖真相的手法来令观众产生误解之后进行财产交易,进而从中获取了较大额的公共或
私人财产,那么这样的行为就无异于诈骗,涉嫌构成诈骗罪;尽管如此,这样的事件不能进行
起诉,只能够前往公安部门进行
报案处理,因为这类案件属于
公诉案件。
实施诈骗的行为必须符合以下四点要求才能构成诈骗罪:第一,行为侵犯的对象必须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其次,行为的表现形式必须是采用
欺诈的手段,比如编造
虚假内容或者故意隐匿真实信息等手段,从而骗取了较大数额的私人或
公共财产;第三,
行为人的主观意识上必须有明知故犯的目的,也就是明确知道自己的行为将会给对方带来损失,仍然故意为之;
最后,行为人必须是年满十六周岁,具有完全
刑事责任的自然人。
针对
网络诈骗,我们可以选择多种途径进行举报,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通过公安部网络警察的在线举报网站进行报案;通过拨打
报警电话进行报案;以及亲自前往当地公安局报告详细的案情进行报案等等。当发现自己遭到主播诱导刷礼物的行为欺骗后,请注意保留以下关键性
证据:
首先,要保存好与主播诱导刷礼物相关的聊天记录,其中包括对色情、感情等方面的诱惑或引导;
其次,需要保存在平台充值的转账记录,如充值在上万元参与直播平台打赏的交易记录;
最后,必须确保当时的直播平台依然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并且可以正常地和主播取得联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
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
有期徒刑、
拘役或者
管制,并处或者单
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
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
徒刑,并处罚金或者
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
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
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
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
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
行政法规的强制性
不违背
公序良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