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员工进
入职场工作满一个月后,倘若仍未能签署有效的
劳动合同时,此人便有权依法请求劳动仲裁部门介入处理。具体而言:
首先,就关于
劳资纠纷的劳动仲裁申请而言,其所规定的法律时效性为一年;
其次,针对一年内尚未订立书面合同的情况,自用人单位停止
违法行为的那一刻开始的次日起算;
再者,对于工作超过一年后仍然未
签署合同的职工来说,他们的仲裁申请时效自终止日期顺延至一年后期满日止。再有,劳动仲裁通常是由专门负责解决
劳动争议的
仲裁机构,根据已提交的仲裁申请以及相关
证据材料,公正并独立地进行判断和裁定。在我国,当涉及劳动争议时,劳动仲裁往往会成为
劳动者寻求司法公正的必要程序之一。
《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
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
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
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
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
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