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国现行法律
法规的规范性要求,针对造成轻微程度伤害且二级伤害等级的
刑事案件达成谅解的判断,主要着重于评估以下三个要素:首先,
犯罪嫌疑人体认罪行并展现出真心实意的悔悟态度,其中包括积极向
受害人表达歉意,努力弥补其所遭受的
经济损失等方面;其次,受害人次日明确表示愿意宽恕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最后,双方就此达成了具有
法律效力的书面谅解协议。然而,具体的评判标准可能会因为案件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而有所差异。在司法实践过程中,谅解情节往往会被视为对犯罪嫌疑人减轻或免除
处罚的重要参考依据。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谅解并不代表着犯罪嫌疑人可以逃避法律责任,只是在
量刑阶段会给予适当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