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我国现行法律规章制度,用人单位未依照
劳动合同所约定的期限支付
工资报酬的,即构成
违法行为。尽管法律并未明文规定
拖欠工资超过多久才被视为违法行为,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若
工资支付日期超出了正常的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即一个自然月内),
劳动者便可据此主张用人单位的不法行径。实践当中,如遇用人单位恶意拖欠工资的情形,劳动者首先应积极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协商,寻求妥善解决方案。若协商无果,劳动者可向当地
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或者依法提起劳动仲裁。在此过程中,劳动者务必注意收集和保存相关
证据,例如劳动合同、工资单据、考勤记录等等,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