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雇主
拖欠薪资是否
触犯法律并可能导致入狱服刑这个问题,需要依据具体情境加以判定。若雇主利用
转移财产、藏匿行踪等手段躲避支付其员工应得的劳动薪酬,或者具有足够偿付能力而故意拖欠,且金额数量较大,经由政府相关部门勒令支付但却仍然拒绝
履行义务,那么此类行为便可被视为拒不支付
劳动报酬的
犯罪行为,由此可能引起严重的法律后果,即坐牢服刑。根据一般的法律规定,犯罪行为中“数目较大”的认定标准,主要是指雇主有能力支付给某位员工高于三个月的劳动报酬,且金额在五千元至两万元之间,或者是雇主有能力支付给十位以上的员工劳动报酬,且累计金额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之间。然而,如果雇主仅仅是因为资金周转困难而暂时拖
欠薪资,并且在收到员工的催促后能够及时支付,那么通常情况下并不涉及到
刑事责任。当
劳动者面临这样的困境时,应当注重搜集相关
证据,例如
劳动合同、
工资单据、出勤记录等等,以便通过
劳动监察部门或者劳动
仲裁机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