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伤害及普通伤害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
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行为时主观意识所涉及的内容。简单而言,故意伤害行为在主观意识上含有对他人实施伤害的意图,这意味着其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为将会导致他人身体健康受损的后果,并且它不仅对此持有着积极的期待,甚至放任这种情况的发生。然而,普通伤害则可能源于
行为人的过失,也就是说,他们本应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给他人带来损害,但却因为疏忽大意未能做到,或者虽然已经预见到,但却过于自信能够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法律责任的层面上,故意伤害的惩罚力度通常更为严厉。如果伤害程度达到了
轻伤及其以上级别,那么就有可能被判定为
故意伤害罪,并因此承担相应的
刑事责任。而对于那些未达到轻伤级别的普通伤害事例,主要的法律责任在于承担对受害者的
民事赔偿。此外,面对事例事实的证明,故意伤害案往往需要更加充足有力的
证据来证实其行为人确实存在主观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