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
凶器,伺机追击并意图对他人进行砍杀,尽管最终未能给受害者带来任何物理损伤,但其行为仍旧可能构成
寻衅滋事罪或故意
伤害罪(未遂)的
犯罪。从寻衅滋事罪的
刑法理论出发,此种行为显然已经严重干扰和破坏了社会
公共秩序,因此,对于此类行为的裁决往往需要结合
行为人的主观动机、行动目的、实施攻击的场所以及情节恶劣程度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全面考虑与权衡。如果法院认为该事件应被定性为故意伤害罪(未遂),那么基于未产生实质性伤害的事实,在
量刑处理上将相较于已遂犯予以从轻或
减轻处罚。然而,具体的
定罪量刑仍需根据事例的具体情况,例如行为人的主观恶意、是否存在前科记录以及引发追砍行为的具体原因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估与判断。通常而言,即便没有造成实质性的身体伤害,行为人仍然可能面临
治安处罚,诸如
行政拘留、罚款等
法律制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