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通常的做法,对于环境资源遭受污染所引发的
经济损失的承担方,应切实根据具体情境进行评估和确定。举例来说,如果污染现象源于企业未能遵守相关环保
法规,或者其产生的废弃物超出了标准排放量等行为所致,那么毫无疑问,该企业应当承担起主要的责任。然而,若能够证实污染并非由企业本身的原因所导致,而是由第三方的疏忽或错误行为引起,例如,供应商提供的环保设备质量不达标,那么这就意味着第三方也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另外,如果监管机构在监管过程中出现了失职行为,那么他们也可能需要为此次污染事件承担一部分责任。然而,在实际的
责任认定过程中,我们必须全面考虑污染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各方面的过失程度等诸多因素。值得注意的是,相关的法律法规,如《
环境保护法》等已经对这些问题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因此,受到污染影响的受害者完全有权通过法律手段,向
责任方提出索赔,以弥补自己所遭受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