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违约金的具体金额或者比例,通常都会在各方
签署合同时进行商定。然而在我们国家的相关法律条文中,并未对于
违约金比例设定明确的下限要求。但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当约定好的
违约金过低,无法完全填补守约方所遭受的
经济损失时,守约方可向法院或者
仲裁机构提出申请,请求适当提高违约金的数额。一般来说,法院在审理此类事件时,会以实际损失作为主要依据,同时结合合同的履行状况、
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以及预期利益等多方面因素,按照公平与诚信的
基本原则进行考量与裁决。综上所述,对于合同违约金比例,不存在任何法律层面的下限规定,关键在于各方在签订合约时的自愿协商及后期司法机构对此合理性评估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