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法定上,凡以
欺诈之手段,获取私人或
公共财产价值超过人民币3000元至10000元者,均构成
诈骗罪,并将面临法律的追究和
起诉。然而,鉴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相关部门会依据本地实际情况,在此范围内制定更为细致的
立案追诉标准。值得关注的是,即使诈骗行为未能达到上述金额标准,但若存在多次行骗、针对救灾抢险款项物资进行诈骗等恶劣情节,同样会受到
刑事制裁。在诈骗罪的判定过程中,除了考虑
涉案金额外,还需综合考量
诈骗手段及情节等多方面因素。例如,通过发送手机短信、拨打电话,甚至借助互联网、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平台发布
虚假信息,对广大不特定人群实施诈骗的行为,即使其所涉及的
诈骗金额尚未达到较大标准,亦可依法定罪
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