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行为的法律后果及是否有资格接受
刑罚判决,是由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在定罪与
量刑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
盗窃金额的大小、盗窃行为的具体情节以及
犯罪者的主观恶意程度等等。当盗窃金额达到一定规模,或者出现了诸如
多次盗窃、
入室盗窃、携带武器进行盗窃、
扒窃等恶劣行径时,便有可能触犯
刑法中的
盗窃罪名,从而面临
刑事处罚,甚至可能需要承担坐牢的严重后果。然而,值得注意的是,“
数额较大”的标准在各个地区可能存在细微的差别。通常情况下,当盗窃金额达到人民币1000元至3000元以上时,就有可能被判定为数额较大。但是,即使盗窃金额尚未达到这一标准,只要存在多次盗窃、入室盗窃等恶劣行径,仍然会被依法追究
刑事责任。反之,如果盗窃金额较少,不足以构成犯罪的话,那么
当事人将会受到
治安管理处罚,例如
拘留、罚款等。